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无极——太极

问道太极 还有更多内容值得期待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转载】书法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  

2015-12-06 17:14:39|  分类: 书法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 

书法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
 
        两千年前的老子,有大巧若拙一说。貌非实是,即是先秦美学的一个充满辩证法的论述。三百年前的傅山,发展了老子学说,在书法理论上公然提出了他的审美标准:“宁拙毋巧,宁丑毋媚,宁支离毋轻滑,宁直率毋安排。作这样的宣言是要有点胆量的。巧、精,巧也;媚,娟秀也;轻滑,服逸洒脱之极也:安排,刻意经营不少与虎也。现在傅山来了个全面否定.提出了他的丑、拙之美的标准.意义何在?未必是言如其人,以傅山一个清灌黑瘦的干老头儿,整夭行医按脉,风尘仆仆。本无媚巧之处,而又骨般刚正,嫉恶如仇、毫不轻滑,故出此言以示己志乎?

    好象是,但又不仅仅是。傅山此言所展示的.不仅是他个人志趣的好恶,而确实是一种有价值的、具有典型意义的观念,长期以来,这种观念或明或暗地一直在左右着艺术历史的进程。

    巧之极则流于雕饰,雕饰之美.镂金错采而乏自然夭趣。其最终则是雕琢与做作,是为一弊。媚之极则伤于弱.细腻甜熟,表面浮滑而骨子圆俗.气格卑下。傅山生于明末清初,海峡书画网www.hxsh365.com正当康熙、乾隆崇尚赵孟頫、董其昌构成馆阁体书风之时,他的拙丑之论,肯定是有感而发的。他追求博大、恢宏、肆张、奇崛、拙重、庄严的意趣;迫求外表不浮美的漂亮,但内在则深沉厚重的美学境界,都是在时风笼罩下自出新意的反叛举动。同时,所谓的巧与拙,丑与媚之间的区别,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两种不同趣味的平行比较,事实上,这是一种表面与内在、单一与博大、天趣自然与矫揉造作之间的对比。通过这种比较,我们真正了解了傅山其人其观念的份量。

    宁拙毋巧.并非真拙.傅山并不欣赏拙劣。石鼓与峰山.领略丑中妍,证明傅山是很细心的,他很善于去寻找丑中的,但这是一种真正的艺术的妍,而不是市井气十足的某些月份牌式的妍媚甜俗。至于行笔生疏拙劣。不知书法为何物的那种外行的拙,则本不在其论。今所行圣林《梁鸽碑》如壑模中物,绝无风味,可厌之甚。”(傅山《霜红盒集》卷27《杂记》)这风味之说,正是艺术的丑中所包含的嫉不合于此而强说拙.傅山是不屑一顾的。

    从三代钟鸣鼎食的先民气度,到秦汉丰碑巨额的荤牵大端,唐宋以降,随着书法艺术意识的日益明确,也确实给书法创作的天机盎然不事修饰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;特别是元明,这种影响更其明显,傅山的宁拙毋巧,从表面上看是力纠此偏,为清代重倡碑学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;而从欣赏角度论,则是提供了民族审美传统精粹的著名论断,正是在这一点上,我们才认为他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。

 

博客日志精致边框2(编辑) - 微尘 - 微尘  WEICHEN

  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